款式多、产量多或许就意味着高库存。服装城宝鼎男装市场经营“世登堡”品牌的商户潘万丛每年仅生产少量的服装款式。他认为,中小型服装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生产,抓住市场需求,迎合市场生产是关键。
每年冬季,潘万丛都会从服装设计公司精心挑选30款样衣进行生产,这30款样衣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市场筛选后会逐渐出现4至5款爆款,这时潘万丛服装厂的主要生产力就会全部集中在这些爆款上,这样做能够为厂家规避不少风险,中小型服装厂得以在这种经营理念下稳步向前发展。从事服装行业已有27年的潘万丛认为,与客户及时有效地沟通是了解市场的最佳途径,这也是他从业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每年挑选样衣时,潘万丛总会约上几位老客户一同看款,只有得到客户认可并感觉百看不厌的款式,他才会下单生产。服装投入市场后,潘万丛又会及时从客户那了解销售情况,通常半个月的时间就能看出一件服装被市场认可的程度。
然而,当爆款充斥市场后,也就意味着其销售周期的结束。为了使自家的爆款能有更长的销售期,潘万丛不仅要防止同行抄袭,还要区分开客户的销售地点,只在同一地区选择一个客户。但尽管如此,服装行业相互抄袭的现象依然难以避免。令潘万丛印象深刻的是前年的一次爆款泄露,直接导致市场内有几十家商户出售同一款服装,这也使原先的爆款成了库存,给潘万丛造成不少损失。
近年来,潘万丛对于服装款式的把握更加大胆,这与服装市场需求日益年轻的趋势有很大关系。去年冬季,潘万丛店内热销的一款男士棉衣光面料就用了4种,款式十分时尚。今年,对款式把握准确的他开始尝试定位于25岁以上的年轻款。对于今年冬季的市场表现,潘万丛十分看好。而从常熟的服装产业来看,男装也确实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客户定位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等因素,过于前卫的款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因此虽然年轻化已经是一大趋势,但经营者不能因为过于追求潮流而脱离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