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碧溪之路”是一条创新之路,今天的“碧溪之路”还是一条品牌之路。
从碧溪新区走向全国的羊毛衫品牌,“金开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开”是一种执著的性格,创造是“开”的表现,执著地追求和开拓,以开放的胸怀迎接一次次挑战,在创造的过程中享受生命的快乐。“顺”是和谐的生活,懂得怎样体味生活的情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用开拓的胸怀,努力创造和谐的生活,这是“金开顺”坚持的一种追求、一种态度。
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江苏金开顺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云华,他那随和的个性,儒雅的气质,令记者十分敬佩,他是一位由多年来的创业经历,历练成的具有时代意识的儒商。
记者:申请商标易,打造品牌难,因为品牌背后有它的文化和价值,这是一个沉淀的过程,“金开顺”在20多年的创牌过程中积累了什么?
周云华:一是质量,二是品牌,两者又有因果关系。早些时候,碧溪羊毛衫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但由于加工作坊多,很多人家一味追求销量,不顾质量,在产品设计上也流于平常化。我知道,产品质量是根本保证,产品竞争力则来源于创新。我想尽办法解决了羊毛衫的两大弊病,一是洗涤后容易缩水,二是穿一段时间后会起球。同时在产品的款式上力求创新,平时讲究产品质量信誉,所以客户频频上门订货,很多时候供不应求。
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没有止境。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发展也遇到瓶颈,我一直在思考怎么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我发现产品质量受制于原材料,毛线质量好一点,毛衫的退货率就不高,销量也会提升,反之,代理商就会抱怨,市场很快就会给你“脸色”。控制原材料,成为“金开顺”的发展战略。为了选择上好的原材料,我来到澳大利亚大草原,与当地人交流,最终选择了一个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作为供货商,他知道哪个地方土壤肥沃,哪个地方草质鲜嫩,羊吃了这样的草,身上的毛还会差吗?纯羊毛运到国内,再按我们的标准加工成毛线,做成羊毛衫,质量自然上乘,“开顺”产品获得市场认同。
记者:国内毛衫市场竞争激烈,“金开顺”是如何给自己作市场定位的?
周云华:“开顺”是羊毛衫品牌,“金开顺”是羊绒衫品牌,近几年我们将主要精力投放到羊绒衫的生产和市场推广上。首先注重产品质量,我们选用中国顶级羊绒原材料——内蒙古山羊绒,5只山羊的绒毛才够做一件100%的金开顺纯羊绒产品。“金开顺”从羊绒纤维的特性入手,将羊绒纤维的尊贵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品质感渗透到产品每个部位,同时依托企业优越的生产环境和严格的生产制作工艺确保优良品质。
“金开顺”羊绒衫走时尚高端路线。2009年“金开顺”签约著名影星范冰冰为品牌代言人,推动羊绒四季化;2010年国内首推艺术羊绒,倡导时尚生活;2011年擎起真正的山羊绒大旗,做中国真正的山羊绒品牌;2012年开始时尚蜕变,发力高端时尚羊绒;2013年产品富含英伦贵族风,开始引领时尚潮。特别是2012年后,“金开顺”与英格兰羊绒服饰专业设计工作室TRUFFLE达成战略合作,将中国顶级羊绒原材料内蒙古山羊绒、国际顶级羊绒产品设计以及现代专业羊绒品牌营销管理三者相结合,为中国市场提供国际时尚最前沿的羊绒服饰。英格兰羊绒服饰专业设计工作室TRUFFLE是国际知名针织设计师苏珊·贝利的个人工作室,苏珊·贝利的很多设计产品被不同时尚杂志大量宣传推广,包括澳大利亚Vogue和Elle。苏珊·贝利还为一些知名品牌担纲过设计,如TOPSHOP、WAREHOUSE、MONSOON和JAEGAR等。
记者:“金开顺”从原材料入手提高产品质量的想法令人赞叹,但要保证“金开顺”产品最终赢得市场份额,终端也不可忽视,“金开顺”是如何抢占终端市场的?
周云华:毛衫行业的品牌时代已经到来,“金开顺”作为江苏省占有较大份额的毛衫品牌,产品代理经销商遍布上海、北京、哈尔滨、长春、济南、西安、太原等地,各个省会城市主要商场均设有“开顺”品牌专柜。目前,“金开顺”在苏州周边城市打造品牌时尚体验店,顾客走进体验店,就会有“穿衣顾问”为其服务。以顾客亲身体验的营销方式,用舒适的环境、最新的货品以及贴心的服务引起顾客对于品牌和商品的兴趣,从而最终促进销售、提升品牌,这是“金开顺”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方式,今后类似这种品牌时尚体验店会越开越多。
发力终端是“金开顺”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因为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体验店想要像预期那样赚钱,似乎并不容易。就目前的业态组合来看,体验店更适合换个角度定位它的贡献——为它投入的装修成本、人力成本以及体验本身带来的物资成本,更像一笔广告投入,可以为品牌长远的发展,树立品牌形象打下更好的基础,长远来看,收益颇丰。
记者:您对传统服装业如何走出困境有什么想法?
周云华:传统服装企业只有摆脱固化思想,实施品牌战略,通过找准市场定位,完成产品创新,找到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营销模式,加大终端渠道拓展等一系列变革,才能使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才能实现百年品牌的梦想。常熟服装产业基础雄厚,摆脱困境首先靠企业自身勤练“内功”,其次需要政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特别在对服装产业链的整合与完善上下工夫,最终使常熟服装形成品牌集群,走出江苏,走向全国。
常熟日报服装城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