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成汇”为业内知名品牌,尤其在男士休闲服生产领域。看名号,从外界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2003年,“百成汇”被评为“苏州市知名商标”;在2004年,“百成汇”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服装文化品牌”和“常熟市十大休闲服装品牌”,其产品被评为“苏州市名牌产品”;2005年1月,“百成汇”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称号;2007年1月,“百成汇”又荣膺“江苏名牌产品”称号;2007年6月,“百成汇”获封“中国十大文化品牌”殊荣。这家知名的服装生产企业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公司董事长陈志刚曾这样表示:“从如何做一件衣服到如何做好一件衣服,从管理一个小作坊到管理一个品牌企业,百成汇饱尝创业的艰辛。”
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迈入品牌化经营的历史始于1999年。老板陈志刚此前承袭父业,在20世纪80年代投入服装生产,最初搞起家庭作坊,模仿当地某品牌的西服款式进行生产。盲目生产带来大量积压,导致近30万元的损失。低谷中,陈志刚开始思考企业发展,他走访雅戈尔和衫衫之后更深感品牌经营的重要。 重投生产,陈志刚在1999年初投资集体企业, 开始创立“百成汇”。10年来,百成汇发展势头旺盛,在2005年迁入新厂后,工厂实现规模化。未来,百成汇期望实现集团化。
“百川成流,汇集江海”,这既是对“百成汇”三字的解释,也是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企业精神的展示。对比浙江企业,印象中的江苏企业整体保守、低调。发展于常熟的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却未曾带有这样的印记。百成汇的生产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外销比重小。公司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各个流程自己掌控,建立起稳定的产销系统。作为成熟的内向型服装生产企业,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有着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并且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方式。
生产现场
受经济不利影响的波及,常熟地区也有不少服装生产企业或停产或关闭。从百成汇当前的生产情况看,这股冲击波对其并无太多影响。跟动辄拥有员工几千上万的服装生产企业相比,有员工千人左右的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只能算中等规模,却是一家进行现代化生产的民营企业。走进其位于常熟市常福路上的工厂大门,几幢现代化大楼矗立在前,这里有30 000m²的现代化厂房和6 500m²的现代化办公楼。进入门厅,闪亮的圣诞树上挂着的各种装饰物给新年增添了几分欢乐。拾阶而上,眼前的办公环境干净、整洁。没有喧嚣、忙乱,员工们在各自的办公桌前井然有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在这里,笔者见到了生产部副总经理黄正华。作为老员工,他见证了百成汇的发展历程,主要负责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仓库等4个部门的管理工作。
百成汇的生产订单大多来自自己的订货会,按需要进行生产。配合现代化的生产作业,能够实现短周期生产、快速出货。现在百成汇的生产部设有裁剪车间、缝制车间、后整烫车间、总检、成品收发等分部,有20多条生产线。员工一般是刷卡进入生产区,参观者进入生产区时需有参观证。车间里不可拍照,不可喧哗。从布料入仓到裁剪、缝制、整烫到检验、成品收发,各个生产环节井然有序。为了提供给市场品质优良的服饰产品,百成汇十分重视高性能生产设备的投入。格柏的裁床、欧西玛的拉布机和预缩机、重机DDL9000直驱无油电脑平缝机、杜克普的圆头锁眼机、标准引进德国技术开发的开袋机……成为百成汇“设备军”里的主力。今后为了配合款式多样的产品生产,百成汇还将引进特种设备。除了生产设备的优良化,百成汇还引入信息化管理方式。
百成汇是常熟首家使用ERP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服装生产企业,在习惯依靠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地企业中可谓意识超前。黄经理告诉笔者,ERP等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让公司的生产发生了质的变化。管理者可以全面而详细地掌握生产中的信息,对生产有关的内容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规划。几个月前,百成汇引入百胜软件提供的RF125生产现场管理系统,在部分生产线上试运行。笔者此前曾接触过这套生产现场管理方案,它通过一张配套于缝纫机上的智能卡片即时收集生产数据,动态分析作业情况,能够为工厂规范生产现场、提高生产效率带去明显的效果。据了解,百成汇在提升生产效率和员工积极性方面还存在不足,比如员工工资体系基于整组产出值,再根据组长对个人的考评计算出员工的当月工资,考评缺少整套严格的机制,出现部分吃大锅饭的状况:比如各小组生产目标方向不明确,没有动力;比如产前准备不充分,导致换款周期过长,浪费过多;比如生产过程监控力度不够,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没有定期进行生产总结和检讨,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这些问题,百成汇引入RF125生产现场管理系统。
对症下药,百成汇将原有的团队方式转变为个人计薪方式,于产前进行工序分析,制定各工序标准工时,从而推算出各工序的生产单价,并公布于众,实现透明化的薪资机制;通过RF125系统产量收集模块,每天将各小组员工产量张贴公布,让各组员都能明了自己每天的产量明细;通过RF125员工管理模块,还可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找出并消除多余浪费时间;通过产前制定的标准工时,根据前期产量达成率,预算出各款的生产目标,使各小组目标明确,对超出目标的小组给予奖励,对于未达成目标的小组采取相应的考核机制;产前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产前工作会议,明确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并及时跟进,对新款投入生产后预计出现的问题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影响生产;通过RF125目标管理模块及瓶颈管理模块,及时监控生产线平衡状况,重点跟进瓶颈工序,并基于数据基础进行生产线的调整和优化,均衡各员工的工作负荷,来提升整组效率;通过RF125工场管理模块,在工厂形成一种车间与车间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自发的竞争机制。这条流水线上有26个工序,改善前的生产线上各工时分配不均,容易出现作业等待,造成时间的浪费,改善后各工序的时间趋向均匀。从百成汇2008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来看,10月、11月、12月的生产时间值分别为56 856.68小时、70 282.96小时、68609.48小时,时间产值效率分别为46.4%、52.1%、54.5%,工厂整体生产效率从10月份到 12月份已有8%左右的提升,与此同时,员工平均工资也有7%左右的提升。这些在生产现场呈现的效果又一次让黄经理对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表示赞赏。
百成汇采用先进设备,推崇信息化的生产管理方式,这正是其善于接受和吸纳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体现。通过对软硬件的投入,百成汇公司从物流流程到生产现场管理再到货品配套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快速、高效的运营机制。
品牌理念
说百成汇是一家走在潮流前列的企业,不仅仅源于生产现场。百成汇实践着“自主创新、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式,它有着专业的产品研发队伍。曾经跟风带来的损失以及当前诸多企业模仿式发展遭遇的种种都让陈志刚坚持推自己的产品。正如他说过的,“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是关键 ”。百成汇演绎着“百川成流,汇集江海”的气势,它借鉴欧美的文化理念和欧洲服装运营管理系统,瞄准中国都市主流时尚群体,有着明确的市场导向。“百成汇”是江苏百成汇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品牌,以“创新、品质、经典、超越”为宗旨,“百成汇”主打时尚商务休闲系列,将消费者定位在20~35岁的都市新男人。公司首选进口和国内知名企业的面辅料进行生产,突出轻、柔、挺等特点,做工考究,把板型精美、款式多样等具有时尚感的休闲夹克、羽绒服、衬衫、T恤、皮装、领带、风衣等各类服饰推向市场。它在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闯出一片天地,使“百成汇”发展为受欢迎的休闲男装品牌。此外,百成汇公司在2006年还推出了专卖品牌“贝纳川”,拓展公司品牌。“让中国男人时尚起来”是百成汇的口号,也是其产品追求的价值。
百成汇的产品在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均有销售,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元以上研发经费,每季度推出数百种新款服装。在营销上,百成汇从传统的流通渠道变为对终端精耕细作,“订货制”的模式也在常熟服装业开创先河,它实行加盟销售的模式并以实实在在的“无论何时何地都可100%退换货”的加盟政策与合作者建立起良好的产销关系。此外,跟许多企业找明星代言的做法不同,百成汇通过与服装院校合作,举办类似于设计大赛的活动,既打响了知名度,又可以发掘设计人才以备公司所用。
尽管2008年许多企业困难重重,但年末夹克等休闲服饰的销售并不弱,百成汇也用忙碌的生产让人们看到服装企业发展的乐观一面。现在,百成汇继续以江苏省为中心辐射全国,进一步深挖企业核心竞争力。